赵波:恢复住房需求仍需更多政策发力
99 2025-04-05 18:50:07
近年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最极端的本能困难其实是在分清愿望和本质规律的区别上,例如,以前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等等。马克思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强调生产力水平,吴思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中强调破坏力水平,我则在贷款门路和制度经济中强调分配力水平。
2010年9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广义货币M2=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达到近70万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GDP达27万亿元,按照1元增长值对应1元货币新供给的货币学基本原理,中国超发货币近43万亿元。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两难抉择,物价上涨与增加就业是两难抉择,加息升值与热钱流入也是两难抉择,自由兑汇与金融风险又是两难抉择,提高汇率与出口创汇又是两难抉择,控制物价与市场调节还是两难抉择。都说无奸不商,生意人不讲信用,因为中国经济本来就不是信用经济,中国经济是门路经济,门路经济讲什么信用?正是这个门路经济使中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巨大的非中性掠夺效应。加印货币就是生产借条,可美国现在不怕往外打白条,不怕还不起债。制度经济是经济行为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
所有这些在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如此,美国的广义货币投放已经超过了8.8万亿元美元。为什么?难道通货膨胀不是一种货币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观点的背景,还涉及经济和经济学的性质,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和经济学的性质是有完全不同的理解的。在从03年至09年的6年中,农业从业人数减少了近7千万,而农产品产量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进入 宋国青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食品价格 。因为进城工作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升,再加上还有相当多进城工作者将孩子留在农村——考虑到这些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加惊人。虽然这样的涨幅还没有达到04年间的那次、或者07-08年那次历史最高纪录,但眼下这次滞涨——即工业增长率快速回落后CPI仍然持续上升——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04年,甚至有可能超过07-08年间的纪录。比方说,蔬菜生产相对于粮食生产而言是劳动密集的,因此劳动力相对短缺可以导致菜粮比价上升。
07年的猪肉价格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此前的疫情导致肉价过低,引起了母猪数量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能恢复。如果是这样,也说明新增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淘汰低效率的生产方法而得到补偿。
另外,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劳动力供给以至生产能力的变化。非农经济工资水平提高后,农村劳动力进城,减少了很多可以用简单机器替代的劳动投入。这意味着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在这6年中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前几年的菜粮比价在工资提高的情况下显得偏低,导致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蔬菜面积可能增加较少甚至出现减少。
目前对粮食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即使现在秋粮产量预期比较好,粮价也还在涨。短期的一个可能是,由于蔬菜基本不能库存,进口成本也太高,在产量相对小的时候,价格容易出现大幅上升,而粮食库存和进出口有很大调节余地,当年产量的变化并不一定引起价格的显著变化。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如果总需求平稳增长,秋粮产量确实不错,通货膨胀率应当较快降低。从目前的工资和价格水平看,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还有相当大空间。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一个显著指标是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数量。正是从04年以来,菜粮比价持续快速上升。
这一情况只能解释相对价格的变化,不能直接解释总的通货膨胀率,特别是食品价格总水平的快速上升。另一种理解方式,是从生产能力变化的角度看问题——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潜在生产能力的增长率发生显著变化。
从目前的食品价格推测,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进一步上升到3.7%。这5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20.7%,而此前23年累计增长仅24%。今年菜价高,部分是因为这一正常趋势,部分是因为意外波动。今后几个月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情况应当可以给出比较明确的结论。03年之前,大量农民留在农村务农,使得大量劳动力投入效率很低的生产中。有意思的是,这个指标和农民迁移的速度有密切关系:在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放慢甚至数量增加的年份,配套农具数量就增长变缓甚至减少,反之亦然。
03年走出通货紧缩后,非农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和工资水平相对提高快,使得人力和机器的相对价格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工资提高较快的一个结果是生产效率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减少的负面效果
所以工资提高较快的一个结果是生产效率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减少的负面效果。这意味着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在这6年中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
这5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20.7%,而此前23年累计增长仅24%。短期的一个可能是,由于蔬菜基本不能库存,进口成本也太高,在产量相对小的时候,价格容易出现大幅上升,而粮食库存和进出口有很大调节余地,当年产量的变化并不一定引起价格的显著变化。
因为进城工作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升,再加上还有相当多进城工作者将孩子留在农村——考虑到这些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加惊人。虽然8月底的自然灾害可能是菜价大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9月份菜价持续上升可能有其他原因。07年的猪肉价格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此前的疫情导致肉价过低,引起了母猪数量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能恢复。非农经济工资水平提高后,农村劳动力进城,减少了很多可以用简单机器替代的劳动投入。
如果是这样,也说明新增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淘汰低效率的生产方法而得到补偿。从数据上看,1990年以后新生人口数量有明显下降,导致现在的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
目前对粮食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即使现在秋粮产量预期比较好,粮价也还在涨。这个数字在1980年达到近137万台,后来由于农业分户经营反而下降,然后增长缓慢,到03年才达到170万台,而在08年迅速增加到435万台。
前几年的菜粮比价在工资提高的情况下显得偏低,导致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蔬菜面积可能增加较少甚至出现减少。03年之前,大量农民留在农村务农,使得大量劳动力投入效率很低的生产中。
进入 宋国青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食品价格 。正是从04年以来,菜粮比价持续快速上升。今年菜价高,部分是因为这一正常趋势,部分是因为意外波动。从目前的工资和价格水平看,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还有相当大空间。
今后几个月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情况应当可以给出比较明确的结论。如果生产增长速度仍然较低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那就说明劳动力相对减少导致了潜在生产能力增长率的下降,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显著低于前些年。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如果总需求平稳增长,秋粮产量确实不错,通货膨胀率应当较快降低。另外,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劳动力供给以至生产能力的变化。
这一情况只能解释相对价格的变化,不能直接解释总的通货膨胀率,特别是食品价格总水平的快速上升。虽然这样的涨幅还没有达到04年间的那次、或者07-08年那次历史最高纪录,但眼下这次滞涨——即工业增长率快速回落后CPI仍然持续上升——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04年,甚至有可能超过07-08年间的纪录。